[人文知音第93期] 從學生朝會和教師晨會看變與不變

2005年5月6日

文:陳清枝

家住在某國小旁邊,每天早上都會聽到學校所播放的廣播和音樂聲。尤其是早上的集合升旗典禮,和每天放學的降旗典禮。不管颳風下雨或是艷陽高照,都可聽到清晰的集合、訓話和踏歩聲。幾十年不變的形式和活動,仍然每天在進行著。

自己服務的學校,沒有這些形式、規定。早上是家族活動、親師時間,可以在教室聊天、朗讀、看書。一個學期偶而有些事情需要全校集合,但也沒有幾次,大部分還是在家族中進行。連每天教師的晨會和夕會也免除,只有每週利用兩天的下午舉行集會:週三是教師進修,週四是校務行政溝通。

但並不是比較好或不好,相信有學校願意每天花時間,進行學生升旗朝會、教師晨會,必然有他的用意和功能。沒有進行這些活動,也許愛國情操教育或團隊精神,會被疏忽也不一定。

最近在網路文章中,讀到一篇蒼蠅和蜜蜂的實驗。內容是:在一個玻璃瓶中,放入一隻蜜蜂和一隻蒼蠅,瓶底朝向較亮的窗口。結果智力較高的蜜蜂,受到邏輯和經驗的影響,一直拼命撞向瓶底;相反的智力較低的蒼蠅,對邏輯毫不在意,只管四處亂飛,一下子就飛出去了。這是美國著名的組織行為者--卡爾偉克的實驗。

因此其結論是:面對複雜且瞬息萬變的世界,教條不變的學習,是無法應付未來多變的社會。冒險、試錯、即興發揮、隨機應變,已是現代教育的新方向。但教育無法依社會脈動迅速改變,因為怕錯、怕失去某些東西,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吧?所以可以幾十年不變以應萬變。

人文國小在短短兩年內,有許多突破傳統的做法,如:沒有升降旗、沒有上下課鐘聲、沒有用坊間課本、沒有一般學習評量、沒有傳統依年級分班,而採混齡教學;沒有分科教學,而採主題課程;沒有------。也因此讓許多家長不敢將孩子送到學校來,但也吸引了一些認同理念的家長,不遠千里將孩子送到人文就讀。

教育就是這麼有趣,可以有不同面貌的呈現。雖然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,如果能真實存在於不同的學校,讓家長、小朋友,能選擇自己喜歡類型的學校就讀,落實教育基本法中的「教育選擇權」,也是美事一樁。人文國小,正朝教育多元化努力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文有機體適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